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重要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來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要著力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方面持續增強對項目建設和企業的服務質效,提升區域經濟實力和企業信心,推進汽車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加大項目服務力度 增強發展實力
長春汽開區是吉林省汽車產業的核心區,全國唯一一個以汽車產業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一汽集團總部所在地,坐落著紅旗、解放、大眾等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以及眾多中外汽車零部件企業。為服務一汽、推動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汽開區近年來持續加大優質項目的引進和服務力度,增強發展的實力和后勁。
總投資79億元的一汽紅旗新能源繁榮工廠、48.9億元的吉林玲瓏輪胎等項目建成投產,總投資358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135億元的比亞迪動力電池、18.8億元的中車電驅等項目順利實現暖封閉,汽車產業集群總部基地、吉林省工業發展研究院、新能源汽車國檢中心等研發平臺順利落位……長春汽開區通過重大項目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增強汽車產業的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的背后是汽開區不斷加大的服務力度。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僅用20分鐘就完成注冊并拿到營業執照,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土地使用證、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的辦理,正加緊項目建設;玲瓏輪胎項目從接洽到落位僅用112天,已順利投產;紅旗繁榮現代化工廠建成僅用14個月,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汽開區提供項目要素保障與專班服務,實現了落位快、審批快、開工快、建設快的“加速度”。
“項目2022年5月開工以來,汽開區為施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解決了水、電、氣、熱、物流道路等一大批制約項目建設的難題和困難,為整體進度按下了‘助推器’。”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秋濤說。
2022年,長春汽開區在吉林省開發區考評中獲評第一名;在全國217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區考評中獲評第27名,提升65名,創歷史最高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地區生產總值已連續3年超過千億元。
激發汽車產業活力 提振企業信心
面對當前企業生產經營普遍面臨的成本、資金、市場、人才等多方面壓力,長春汽開區抓住政策扶持、金融服務、創新驅動、人力資源四個關鍵,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提振發展信心。
政策扶持方面,汽開區日前拿出近8000萬元兌現政策獎勵,助力企業在提檔升級、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穩步發展;下一步將圍繞企業需求,在轉型升級、技術改造、項目落位等方面,推進政策向普惠化、功能型轉變,為企業拓市場、搶訂單制定更有時效性的政策供給,讓更多企業公平地享受政策紅利。
金融服務方面,汽開區將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在授信、信貸投放、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企業“解渴紓困”。
創新驅動方面,汽開區參照“揭榜掛帥”機制,實施汽車領域創新驅動增效工程,在加強企業創新創造能力、“雙創”載體建設、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出臺了明確的支持獎勵政策,激發創新活力。
人力資源方面,汽開區日前邀請6所高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支持企業與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等高校共建人才培養基地,為汽車研發、產銷、維修等領域提供全鏈條人才支撐。
長春華港機動車市場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尹曉羽表示,得益于汽開區持續優化的助企服務,公司堅定了發展壯大的信心,經營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長年處于吉林省第一位。
2023年,長春汽開區將抓好115個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加快推動奧迪PPE項目一期順利竣工、比亞迪動力電池項目投產達效,適時啟動二期建設;高水平辦好2023年中國汽車創新大會,加快引進一批能夠彌補產業發展短板的高端項目和企業,形成高端產業集聚。
長春汽開區黨工委書記朱光明表示,依托長春汽車產業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汽開區要把蘊藏在企業、群眾中的活力充分激發出來,推動整車、零部件、后市場協調發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 釋放政策效應
長春汽開區優化營商環境的背后,是“放管服”機制的改革重塑。長春汽開區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局長周昌清表示,汽開區著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通過并聯審批、聯合驗收、容缺辦理等方式,壓縮審批時間,加快項目落位;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創新設立“項目秘書”等制度,工作人員在企業“上班”,無縫對接企業需求,按周、月調度,及時助企解決難題。
同時,汽開區全面實行“駐企服務員”模式,抽調全區412名干部,進駐全區41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10位區級領導“分兵把口”,做到企業有訴即應。
朱光明表示,汽開區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加注重提升“放”的含金量,減少“管”的覆蓋面,提高“服”的滿意度,進一步壓減各類窗口辦理、項目審批時限,減少政府對企業的直接干預。
“營商環境好,企業發展才好;企業發展得好,汽開區就能‘枝繁葉茂’,吸引更多的項目、資金、人才等要素集聚,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多方共贏。”朱光明說。
據介紹,長春汽開區未來還將通過政策“組合拳”,加快引進一批能夠彌補產業發展短板的高端項目和企業,整合和集聚一批全球性的資本、技術、人才。通過市場主導與政策引領的“雙輪驅動”,形成政府與企業的合力,積極推動汽車產業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汽開區作為全省汽車產業的集中發展區和主戰場,我們將扛起全省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的重擔,推動項目建設,為企業做好服務,充分展現‘汽開擔當’。”朱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