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公布,我省唐山市路北區啟新1889文化旅游街區、張家口市崇禮區富龍風鈴樂谷休閑街區入選。加之2022年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的唐山市路北區培仁歷史文化街、承德市雙橋區金龍旅游休閑街區,我省已有4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是我國為打造高質量旅游產品體系,激發旅游消費活力,推出的休閑度假品牌之一。
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有什么特點?大眾文旅消費呈現哪些新特點?街區引入了哪些文旅新業態和新產品,如何發揮文旅融合優勢?為此,我們對入選的幾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進行了采訪。
選準定位
“獨有文化”最動人
高大的水泥窯系統、木結構火車裝運棧臺、布滿銹跡的鐵門、斑駁殘破的水泥墻……3月9日,當記者走進唐山市路北區啟新1889文化旅游街區,濃濃的工業建筑風撲面而來。
啟新1889文化旅游街區由誕生于1889年的中國第一座水泥廠——啟新水泥廠核心區更新改造而成,是集文化體驗、旅游、餐飲、娛樂、購物、展覽、文化體育等多種文旅休閑業態于一體的現代綜合大型文化創意體驗區,由北京金隅集團下屬冀東發展集團子公司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運營管理。
“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擁有大量重要工業遺產的啟新水泥廠老廠址,是中國水泥工業獨具特色的講述者,啟新1889文化旅游街區已經成為唐山文化創意產業新地標。”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張麗說。
在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保留著1910年至1940年五條完整窯系統、珍貴的德國AEG發電機在內的四臺發電機組、4000余平方米木結構汽馬車裝運棧臺、丹麥史密斯包機等,具有重要工業文物價值的設備26套,1906年至1994年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24座,1889年至2008年長達120年的啟新檔案2000余卷。
在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的認定標準中,首要一條標準是“具有鮮明的文化主題和地域特色”,這也成為我省入選的幾家街區的共同特征。
具有獨特文化歷史內涵的老建筑,成為許多旅游休閑街區打造獨特文化旅游IP的重要抓手。
唐山市路北區培仁歷史文化街,也有兩座為街區歷史文化基調“壓軸”的歷史老建筑——百年文物建筑培仁女中和民國時期鐵路員司居住的老洋房。
街區發掘兩座老建筑的文化內涵,通過文物古建修繕手段,整舊如故,恢復原有建筑風貌,分別建成培仁教育記憶館和金達記憶館。
培仁教育記憶館展現了培仁女中這座百年老校的辦學成就和唐山近代教育的發展脈絡;金達記憶館講述了英國鐵路工程師金達培養鐵路工程人才、影響唐山乃至中國鐵路發展的一段歷史。
“如今大眾的旅游消費需求,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購物娛樂消費,文化旅游需求凸顯。能夠體現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成為許多街區打動游客的加分項。”唐山文旅集團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魏征說,以文化提升街區,讓街區表達城市,成為城市和街區發展的共同訴求。
承德市雙橋區金龍旅游休閑街區,則處在承德市文化“濃度”最高的區位——街區北臨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景區,東臨承德母親河武烈河,隔河與磬錘峰、羅漢山相望,街區周邊還分布著帝苑夢華、關帝廟、魁星樓、僧冠峰、熱河文廟、城隍廟等眾多文化場所和景區,街區距離普寧寺、小布達拉宮、承德博物館均在5分鐘車程以內。
“街區的建筑都帶有鮮明的滿清文化特征,以康乾盛世、民族融合為主線,將文化場景、文化創意、民族風情、民族服飾等植入街區,推出了河北梆子、皇家滿繡、滿族剪紙、滿漢全席、皇城玉點等多個地方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板塊,讓游客體驗皇家禮儀服務。”承德金龍集團董事長呂寶勤說。
并不是所有街區都手握“歷史牌”,但憑借充分發掘地域特色——得天獨厚的四季旅游資源,張家口市崇禮區富龍風鈴樂谷休閑街區同樣在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評選中脫穎而出。
“受氣候影響,北方很多旅游休閑街區到冬天都是淡季,但我們街區所在的富龍四季小鎮,有富龍滑雪場等冬季旅游項目,冬季是旺季。”崇禮富龍集團品牌中心經理孫琰說,如今,春賞花、夏避暑、秋賞景、冬滑雪的全時全季游,讓“四季小鎮”的“四季”目標落地實現。
與前幾家街區立足厚重的文化歷史不同,富龍風鈴樂谷休閑街區主打“音樂”“時尚”,并通過歐式風格建筑,音樂主題小品,以及露營、音樂會、cosplay秀等年輕人喜歡的活動,將這一風格基調滲透到街區之中。
多元業態
做活創意“旅游+”
在旅游休閑街區的建設中,文化是核心,而旅游與多元業態的融合,即“旅游+”,才是街區持久吸引力的源泉,是大眾打卡街區的理由。
培仁歷史文化街的城市書房二層閱讀區,印有“唐山”標簽的文創產品——紙板創意玩具,憑借可愛的造型、精巧的設計以及極具工業文化特色的創意,近來人氣飆升,還成功入選孩子和家長心中的街區“文創top”排行榜。
“忙碌的抽油機”“迷你水泥世界”“采礦探秘之旅”……這些紙板創意玩具,是唐山文旅集團依托唐山的工業文明和歷史傳統文化研發的,有場景、穿戴、科普、工業等6個系列112款。
“我們通過這種‘旅游+文創’的方式,衍生出獨具唐山城市IP的全新文旅產品,拉近大眾和唐山歷史文化的距離,讓它們可感可觸。”魏征說。
近兩年,各家街區紛紛跨入研學游新賽道,打造研學線路,豐富研學內容,尋求與中小學建立長期研學合作,深挖“旅游+研學”市場潛力。
培仁歷史文化街的研學游,設計了多個主題板塊的研學線路,如“冀東三枝花”皮影團,研學過程中,研學者可以體驗手工制作皮影,自創皮影劇本,參與皮影劇表演。還有“民國歷史團”“工業團”等,研學者穿著民國校服體驗民國課堂,探秘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同時,有團隊協作任務挑戰以及扎染、版畫、泥塑等特色非遺課程供研學游靈活搭配。
“去年受疫情影響,研學游的開展時斷時續,今年我們正在和一些中小學對接,依托唐山當地培訓機構,將開發更多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研學需求的旅游線路。”魏征說。
“旅游+活動”,也成為街區拉動人氣、激發活力的重要方式,這些活動更多是個性化強、緊跟潮流、富有創意的“潮玩”項目。
3月18日上午,在富龍四季小鎮,一場cosplay秀正在上演精彩的雪上對決。
酷愛滑雪的一眾年輕人,脫下厚重的滑雪服,穿著cosplay秀服裝,腳踩滑雪板,在雪道上縱橫馳騁。各類“奇裝異服”讓一片雪白的富龍滑雪場變成了五彩斑斕的舞臺。
到了下午,雪地上又有新活動,身著騎行服的自行車選手,在戶外騎行泵道區進行花式騎行表演,高低起伏,騰空飛躍,引得游客駐足圍觀,鼓掌喝彩。
這只是富龍四季小鎮策劃的“開啟春日生活的第101種可能”系列活動的一小部分,戶外露營、“圍爐煮茶”、美酒、美食、音樂會,從白天到晚上,熱鬧的活動驅走了崇禮春日的寒意。
“臨近滑雪場和富龍風鈴樂谷休閑街區的露營區,為整個富龍四季小鎮業態聯動提供了開闊的空間。而且我們發現,許多小眾活動因為獨特新奇,反而在增強街區的趣味性上效果更好。”孫琰說。
“潮玩”在啟新1889文化旅游街區,也拓展出許多新業態:利用園區特色建筑筒倉,街區打造了唐山市內第一家專業攀巖項目。在中國第一條回轉窯誕生地,街區打造了設計師集合店項目。還有現代潮玩摩托車項目、N次方咖啡等一系列富有創意的文旅業態在這里誕生。
情景交融
打造獨特消費空間IP
當前,全國不少城市出于老城保護更新、文旅消費升級等需求,紛紛推進特色街區建設,不少老街經過改造后,一躍成為市民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但千篇一律、照搬照抄的現象也不少見,有些網紅街區在火熱一陣之后,面臨著人氣下降的問題。
同樣是以“街”為標識,打造新的消費空間載體,如何避免同質化問題?打造沉浸感強的消費空間IP,實現情景交融,是一個重要方式。
在唐山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戴上3D眼鏡,用現代科技手段觀看百年前的老照片;親自放映留聲機,隨著婉轉悠揚的曲調穿越回民國;撥打軍用戰地電話、發送機密電報、拉響防空警報、戰地手搖發電,在“戰火紛飛”的音效中做一名守衛家園的戰士……
“為了增強游客沉浸式體驗,我們新增了很多可供游客互動體驗的項目,也為研學游擴展了活動空間。”張麗說。
這種情景交融的獨特消費空間IP,還可以通過兩個傳統消費場景的碰撞組合擦出新火花。
在冰天雪地的山腳下支起露營帳篷,三五好友圍在暖爐前,吃上一頓熱騰騰的火鍋,飯后慢火烹上一壺好茶,大家共同分享一本好書……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這種有情調的慢節奏社交,來自富龍四季小鎮推出的新項目:露營+雪地“圍爐煮茶”;顒拥脑O計者說,要帶游客在雪山前找回屬于自己的內心松弛感。
“火鍋來自我們街區自營的一家品牌火鍋店,我們把服務從店里搬到營地帳篷里,‘圍爐煮茶’之前游客只能在店里體驗,我們把‘圍爐煮茶’也搬到了雪地里。”崇禮富龍集團營地經理李星杰發現,在商街店鋪并不出奇的火鍋、紅棗、紅薯、花生等,在帳篷里游客都吃得興致盎然。“游客們品味的更多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食物承載的休閑美好時光。”李星杰說。
富龍風鈴樂谷休閑街區還在親子板塊解鎖了新的服務場景——兒童托管。
在許多兒童游樂場,常常都圍著一群看著手機、無聊地等待孩子玩耍的家長。如何把家長“解放”出來?富龍風鈴樂谷休閑街區的親子場館白熊樂園,專門配套“兒童托管”服務,由專職托管人員帶孩子活動游戲,場館還提供兒童套餐,家長可以去購物、滑雪,無論在哪兒都可以通過手機視頻看到孩子的情況,娛樂、遛娃兩不誤。
記者還注意到,即便是小到一場夜晚的觀影會,運營商在風格選擇上也在追求與街區特色保持一致。在塑造歷史文化厚重感的培仁歷史文化街,街區的“露天電影會”通常播放一些文藝、歷史題材的經典老電影;而走時尚路線的富龍四季小鎮,其設在露營帳篷里的觀影會,則特別為游客準備了熱鬧動感的綜藝節目。
沉浸式游玩,正在成為廣受追捧的文旅體驗。越來越多的街區通過推動沉浸式業態與城市公共空間、旅游休閑街區相結合,提升游客休閑旅游的滿足感、幸福感,從而不著痕跡地將城市人文融入人們日常生活。
■記者觀察
建設旅游休閑街區,哪些短板待補
近些年,旅游休閑街區作為高質量旅游產品體系中的新興商業形態和文旅品牌,以主題IP、情境打造,賦予大眾購物之外更多的休閑體驗,已經成為城市文旅產業新的品牌創新升級路徑。作為休閑旅游街區主流消費群體的80后、90后,對旅游產品提出了更高品質的要求。
目前,在業內人士看來,旅游休閑街區建設還有一些亟待補齊的短板,核心方向是完善產業鏈的上下游服務。
一位街區的運營商告訴記者,他們在經營中體會到,雖然主題定位已較明確,但由于前期的招商經驗不足,導致業態比較松散,餐飲、購物業態與城市其他商圈同質化程度較高,很多店鋪還是“老面孔”或“新瓶裝舊酒”,對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顯然,作為一個旅游休閑街區,簡單地對街區做整體IP打造是不夠的,如果不能通過業態更新發展多個子IP形式,就無法為游客帶來“越來越多的到街區打卡的理由”。“要讓商鋪本身就成為景點,商戶就是演員,服務就是表演。”這位運營商說,這是今年他們精準化招商、選商的方向。
同時,游客對街區業態的社交屬性也有更高要求。因此,提供全時段服務的時尚簡餐品牌,有“時尚”“自我表達”屬性的潮牌店,都對喜歡尋找“平行世界另一個我”且愿意為興趣消費的年輕人,有著很強吸引力。這些業態也被一些街區納入業態更新范圍。
而人才,也是打造街區文旅品牌的重要支撐。
一位街區的運營者正在為招不到新媒體策劃和短視頻拍攝、剪輯人才而犯愁,而非本土的新媒體服務平臺又抓不準街區的特色和內涵,他非?释就恋奈幕瘋髅綐I態能夠發展壯大。強化團隊自身新媒體運營能力,尋找適合的線上合作平臺,增強流量引導,是省內一些街區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活動策劃人才在街區運營中也需求迫切。諸如研學策劃文案的設計,在各個文化資源板塊之間建立互動關聯,搞活夜經濟,都需要富有創意的策劃人才。
夜間消費的產品供應不足,也是目前旅游休閑街區建設需要補齊的短板。
旅游休閑街區是城市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游以“夜秀、夜節、夜宿、夜市、夜食、夜展”六大主題場景,延伸消費時間,已經成為眾多街區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我省旅游休閑街區的夜經濟場景活躍度仍偏低,博物館、城市書店等業態通常夜間不開放,夜間消費的產品供應需要不斷完善,從而吸引多元消費,促進夜間經濟產業鏈的成熟。
目前,一些旅游休閑街區開始嘗試利用新型技術結合大型游戲的游玩機制,開發更具交互性的夜游體驗模式,例如夜游博物館、夜游巡演、劇本秀等,正在打開發展街區夜經濟的思路。
文/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云